【聯合報╱吳孟樵】
我的腳太小太瘦薄,總買不到合腳的鞋,因此對鞋店的鞋,總沒興趣看,卻愛把眼光溜在行走的人們腳下。鞋,可訴說的故事,多著咧!曾一系列地以腳與鞋子的意象寫過十來篇短篇小說,此題材停筆多年,萬萬沒想到,是史擷詠的鞋子,讓我以鞋記憶他往生三年。三年,得以多少個步伐計數?
多屆獲獎的廣播金鐘獎流行音樂最佳主持人宋銘,曾邀我到他授課的華梵大學演講。我們沿著山景石階走著,傍晚的霞光環繞層層雲霧,縹緲如置身仙境。宋銘在主持的節目裡多次紀念史擷詠,於是,我們的話題自然聊到史擷詠。
史擷詠致力於教育推廣,他認為:光講科技和藝術,只是一種死板的專業數據。器材的整合最是枯燥、不切核心。真正對的、好的科技藝術呈現,是要有更強的故事與感動,才能刺激藝術家與科技執行者有所依據來創造出這一切。
他肯定文學的影響力,認為是最具靈魂,也是最難以表現的部分。憶起史擷詠在師大附中演講時,提到深刻影響他的書是卡夫卡的《蛻變》,當下,我嘆乎原來這是為何我感受到的憂鬱氣質;然而,史擷詠是個積極改變惡劣環境的奮鬥者。如今想來,我最鍾愛的《水滸傳》解救不了他當年身處的世界。
2011年八月,史擷詠在演出的舞台被抬上擔架後,舞台上留下他的一雙皮鞋,我恭謹地以雙手扶握著。這雙離開史擷詠身體的鞋,灰撲疲憊,與他當晚灰亮亮的西裝不同。西裝衣褲看似精神,卻貼不住他削瘦的身型。他的腳步,一向很輕很輕。而,鞋子道出他的真實歷程。第一回,這麼清楚地看到他的鞋。
這幾年書市掀起1949風,王鼎鈞的《文學江湖》(爾雅出版)篇篇讓我驚佩不已。這股風潮還有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1949》(天下雜誌出版)、齊邦媛的《巨流河》與《洄瀾》(天下文化出版),讓讀者得以回顧歷史。《張學良口述歷史》(遠流出版)由唐德剛寫來,看東北、看瀋陽事變、看西安事變。生在東北的齊邦媛,近年作品述說的歷史即自東北滔滔而來,引人嘆息。史擷詠的父親史惟亮是東北人,因史擷詠去世,看到他親筆紀念爸爸的文章,我才知道音樂家史惟亮曾從事地下抗日工作。據說,紀剛的小說《滾滾遼河》正是那年代東北青年的故事,其中一個人物便是史惟亮。於是,我想像著東北人的豪情——在歷史的步伐中。
王小棣監製的紀錄片《目送1949》,旁白是史擷詠、配樂是史擷詠。因緣,我看了幾次,總有不同的感受。感受畫面裡的龍應台、桑品載、管管、弦、張拓蕪、王曉波……感受史擷詠配樂的風格;感受史擷詠在旁白裡與平日不同的聲調,想像著他內心奔流爸爸當時代碎裂的歷史……。
我的朋友史美延深耕基層文化多年,在《破報》任職期間曾為此活動刊登訊息,也應我之邀,親見史擷詠三年前的這場演出。史美延用字相當感性,最近曾為新店的山區景色寫下:「好花似濺淚,去留都浮豔。」多麼強烈又具意象的畫面呀,以景映照萬象,可以淒然、可以灑脫、可以回顧……我似乎可從史美延以景抒情的詩句裡,提醒自己為史擷詠的赫然離世尋找生命的意義。
2012年,史擷詠往生一年,我寫下他一歲生日安好。2013年夏天,我恆世而廣義的戀人在我生日當天自擷詠欣羨的國度回台,我們看著彼此消瘦的臉。夏秋之際,恰巧我的結集書《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》(爾雅)出版,書中的「輯二」收錄史擷詠的音樂創作情懷。詩人李進文同樣是當年在現場,幾日內,他將他寫的詩〈音樂家〉寄給我,詩情深刻動人,讓我收錄在書裡,我更是默念多回。2014年,我與十七年沒見的爸爸相聚,遲來的父女緣倍加珍惜。就這一年,今年八月,史擷詠往生三年。
史擷詠的聲音、史擷詠的音樂如步履,行過歲月,得其所在。於是,我想起他那雙鞋子。偶然彷如看到他步出車廂、或是輕快而來的……
一瞬間。
【2014/08/20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留言列表